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汉家日月 > 第二四三章 击溃

第二四三章 击溃(1 / 2)

整个天地间,顷刻杀声大起,明军中军里那十六只鎏金大鼓前的鼓手半身赤裸,人人甩开了肌肉虬结的臂膀,只是奋力的把战鼓擂的震天响,以壮军中声势。受此激励,明军全体官兵齐齐振臂高呼三声“杀!杀!杀!”。

而相对于明军而言,两翼猛扑过来的蒙古骑兵,也已经是近在咫尺。蒙古骑兵骁骑天下倒也不是吹的,他们战术娴熟,纷纷自动排列为五骑一组,三组一列,九列一百三十五骑为一阵。

蒙古兵一阵骑兵冲锋之后,紧随的又将会是第二阵、第三阵。如此两翼都有一千多蒙古骑兵,他们可以轻轻松松的组织起十个波次以上的冲击。

开战前,蒙古兵还鬼哭狼嚎的吆喝,等真正他们开始冲锋,反而都是一声不言了。明军两翼阵前,一时间,天地间似乎只有阵阵沉重的马蹄踏地声传来,再也没有其他声音。

蒙古骑兵气势虽然沉闷,但却有一股势不可挡的味道。遮天蔽日的烟尘里,蒙古骑兵们已经冲到了不足五十步的地方了。

早年,汉家军和清兵骑兵基本没有大规模交手的机会。就算有过那么寥寥几次交锋,大都是几百骑就顶天了。

如今,于望在望楼清晰的看到三千蒙古骑兵冲阵,看到其连绵不断的如潮马群,铁蹄轰隆中,震动的天地似乎都晃动起来,这也才第一次知道为什么合格的步军不容易训练了。因为面对无数骑兵集团并且貌似无休止的冲锋,其带来的威压,一般明国士兵根本无法做到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

身著重甲或者兽皮的蒙古兵个个造型野蛮凶狠,他们集体冲锋时所产生的噪音加上视觉效果,会使得面对他们的步兵们感到震撼,尤其是骑兵借助战马冲锋时产生的速度,纷纷射出箭阵或者投掷标枪,如此一波波下来,明军在受到持续不断的打击后,很容易迅速崩溃。

而在冷兵器时代,步军面对骑兵,自己那稳固的阵形是确保胜利的基础,高昂的士气是取胜的关键。

也幸好,这两者,汉家军都不缺。

明军正面,在两排大盾兵的遮护下,两千多清兵弓箭手也纷纷就地站稳了马步,他们腰身微沉,甩开了膀子,拉圆了重弓,就准备给与明军第一波报复性的箭雨。而其他重甲清兵同时也没有停下脚步,持续向前。他们要趁着弓箭手的支援,要迅速的打开明军军阵的口子。

然而,不论清兵如何三面进逼合围,明军先前始终没有任何动静,他们人人喘着粗气,心里紧张兴奋莫名,却各有分工。

其中,炮兵们早早就把所有的弗朗机火炮、虎蹲炮全部放平,并且装载好了十个专门发射散弹的子铳备用,随时准备以最快的速度轰击出炮火。

如今在汉家军,每一营里有三个哨,其中一个哨是整编的火枪兵,两个哨是长枪兵。在前排的一哨四百多火铳兵们,早就分为一百多号人为一排,前后共三排的人马准备就绪,他们一边持铳稳稳的瞄准前方的鞑子身影,一边用眼睛余光注意着自己火铳上的火绳不要熄灭。同样的,他们在等着射击命令。

而汉家军里的长枪兵也不是吃素的,除了一个哨的人马在第一线组成了枪盾兵作为军阵据守防线外。还有一个整编哨在后部都是操持起了滑轮强弓,他们是临时作为强弓手的存在。

而此次战斗,于望在中军足足集结了三个步兵哨作为强弓箭手,人数达到一千四百余众。对于一个射击精准的良好的弓箭手,军队一般要花两年时间以上培养。然而,在汉家军,没有这个顾虑。

于望一直强调的是覆盖射击,他不要求每个人都是神射手,只要拉的开强弓就行。于望相信,以数量代替质量是绝对可行的!在密集的箭阵打击下,还有必要要求战兵有那么高的射箭技术吗?

而作为汉家军的一兵,如果连区区一把强弓都拉不开,那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终于在紧张的等待中,明军接到了最高长官的战斗命令。刹那间,安安静静的明军大阵忽然变成了一个剧烈躁动的怪兽。

“轰轰轰···!”,震耳欲聋的火炮轰击声响起,明军三个方面都冒起了鼓鼓浓烟。

在明军两翼,堪堪冲进五十步以内的前两波蒙古骑兵还没反应过来,漫天拇指粗大的铅丸、铁砂就猛烈的横扫了过来。

这么近的距离,火炮几乎是平射,每个炮口火光腾腾中,都汹涌的喷射出几十上百颗的铅弹、铁丸。在一字排开的几门火炮齐轰下,在前方区域内的每一个蒙古兵、每一匹战马都被打成了筛子。

蒙古骑兵一阵人仰马嘶,那些前几波冲锋的骑兵们顿时大片的翻滚倒地。他们有的惨叫着掉下马来,有的则是一声不吭就尸身滚落马下,那些中弹的马匹,或是立刻倒毙于途,或者血肉模糊地在疯狂乱窜,一时不死。

后续冲阵的蒙古骑兵甚至能看到有血雾从前面这几波骑兵的人马身体上接连喷出,那血雾迎风飘洒,浇了他们一头一脸。火炮轰击出的铅弹威能太可怕了,往往可以穿透几个人,在这火炮惨烈的打击下,就在这瞬间,整个战场似乎都安静了下。

面对明军第一次炮轰的血洗,后续每个持续冲过来的蒙古骑兵都是想拼命的转向避开,然而他们办不到。在大股骑兵冲阵下,特别是放马狂奔的情形下,最害怕的就是人仰马翻。如果自己为了转向而控制马势,身后汹涌而来的骑兵友军可不会对他们马下留情,直接就是冲撞将来,那么中途碰撞造成的混乱损失不说,期间落马骑兵的下场,基本是被狂暴冲锋的战马踏成肉泥。

而正面集结冲阵的清兵步兵也没有讨的好,在大地的抖动中,明军火炮开始轰鸣,悲惨的结局又开始重演了。不管清军前锋如何彪悍,又持了大批的大盾遮护。然而,这些大盾在火炮的轰击下,就犹如纸糊。

明军炮击声起,那些死兵手中的大盾应声纷纷破碎,在清兵一片的惨叫中,前方进攻的阵列直接被打出了一个个巨大的凹陷血肉缺口,其中有几个血人更是直接被打飞了起来。

历次和明军作战,这些清军前锋的死兵们都是感觉以今天和这股明军的对战最为窝囊。相比明军而言,他们那彪悍无双的强横个人武力,在这些明军面前丝毫没有发挥的余地。

他们根本冲不近明军阵前二十步之内,明军火炮之猛,让他们个个不寒而栗。不论自己穿的再多层的甲,也是抵挡不了明军的炮轰,而且在前面血的教训中,他们也知道了,在五十步以内,明军那普通的火铳也可以破清军战兵的三层甲。

打倒如今,清兵也算是明白了,对面明军不折不扣是个硬骨头。其官兵的训练有素,就看他们的火枪兵排枪射击就知道了。

大战期间,明军火枪兵为何会如此镇定?自己攻击就近在眼前,难道他们都不怕死么?每次他们从容不迫的一排一排齐射,被他们弹雨扫过后,清军步军前锋真是欲活不得,送死容易。

如此一来,在明军猛烈的大小火器打击下,进攻的清兵等于是一个大大的活动靶子,明军每一次的排枪或者火炮声响起,身边的勇士们就是齐刷刷的一片翻滚惨叫摔倒。

只要看着身前身后的人越来越少,任谁都会心寒害怕,更不要说付出这样巨大的代价后,却连对手的影子都摸不到。

真刀真枪的拼杀,彼此血肉横飞,清兵反而不怕,要是技不如人,死了也就死了,再他们想来,自己再差,和明军格斗,无非是一命换一命。

可这样光挨打、送死,却不能还手的的战斗算什么回事?这让清兵第二次在白甲兵的压阵下,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和亡命心思烟消云散,这种战斗,看不到任何胜机,看不到任何撼动对方的可能,种种无力的感觉,涌起了这些清军步军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