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汉家日月 > 第二五二 周皇后

第二五二 周皇后(1 / 2)

世人都道皇帝注定是三宫六院,妃嫔成群,享尽男人之福。白居易的千古名篇“长恨歌”里就如此描写“···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或许后宫佳丽三千有点夸张,但是嫔妃如云那是肯定的。

然而,崇祯皇帝对朝务的勤勉和生活上的简朴在中国几千年皇帝史上都是罕见的。

就崇祯皇帝的历史评价,大都是如此描写:···自制极严,不耽犬马,生活简朴,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在他的一生里,崇祯从没有什么荒淫无度的“绯闻”,所谓的“后宫”,他也就喜欢三个人,那就是周皇后、田贵妃、袁贵妃。

相比后世的很多款爷、有些手掌厉害之人,不仅号称“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什么二奶、三奶外室包养那是小意思,除此之外还有情人无数。所以···这在无数后世看来,崇祯这个皇帝是白当了。

对于女色,自古中国男人的闷骚,大概普遍存有“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制造条件也要‘上’”的壮志罢。

后世一位“龙一哥”说的很坦白,也很直率:“···我只不过是犯了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误而已。”

当然了,圣人也说了:“食色,性也!”。不仅男人满怀闷骚,就是女人也免不了有“很傻,很天真”的时候。

在后世,天下女人骂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还说什么“男人靠得住,母猪会上树”。然而,任何时候,天下女人都别忘了,一个巴掌拍不响。很多时候,臭男人是可恨,是该骂,然而···,这单单是男人的罪过吗?

无数和“砖家”、“银民”经过严密考证,中国儒家里一直吹捧的“道德代表”柳下惠为何他坐怀不乱?

原因很简单,就是他有功能性障碍,非不欲,实不能也!

尤其是崇祯皇帝竟然能拒绝女色的致命诱惑,不接纳当时“倾国倾城”有着“天下第一美人”之称的陈圆圆,这让后世无数跌足长叹:崇祯皇帝莫非脑子秀逗了乎?白白便宜了吴三桂那王八蛋,作为男人,···人生最大的杯具莫过于此!

但在这点上来说,崇祯或许也可以说的上是好男人。

崇祯皇帝他的一生或许是悲剧的,但也是幸福的,因为他拥有一个好老婆,并且皇帝与皇后之间情深谊笃,相濡以沫。历史上,当大明王朝到了最后时刻时,她吻别儿子,然后自缢而死,慨然同夫君先后同日殉国。

她就是周玉凤——周皇后。

周皇后为人贤良淑德,虽然她贵为一国之母,却一直保持着俭朴的作风。她在后宫常常身穿布衣,吃素食,与皇帝一起提倡节俭,一切女红纺织之类事务,都亲自动手。

世人大概都会认为,都母仪天下了,什么东西不能拥有?哪能还干粗活?这不是自坠身份么?

历史记载,周皇后在后宫设置二十四具纺车,教宫女纺纱一事,便可以得到印证。

甚至周皇后还亲自操持家务,包括亲自烧饭。天启七年,崇祯刚刚登极时,由于魏忠贤专权,形势十分险恶,为了提防魏忠贤下毒暗害,饮食全由周皇后亲自操作,崇祯进宫时,怀里揣的麦饼,就是周皇后亲手为夫君烙制。

这件事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却是确凿无疑的事实,许多野史都有记载。一个能够烧饭洗衣、纺纱织布的皇后,不能说绝无仅有,至少是罕见的。

一般来说,尘世凡女子一个最大的毛病就“爱慕虚荣”,只要有条件,不说自己戴金披银,就是生活用度也处处和她人攀比,如果男人做不到,那也要一哭二闹三上吊,打落了门牙往下咽,死要面子活受罪。

周皇后却不是如此,虽然她已经贵为国母,并且男人君临天下,但是她知道自己夫君的小日子可从来不好过。

崇祯登极以来,帝国在遍布朝野、地方的无数蠹虫集体狂蛀下,国家财政可谓是困窘无比,捉襟见肘。

皇帝甚至把宫中万历时所储藏的上等的,有了年份的辽参在集市上卖掉,仅仅是为了换回数万两银子聊补国用。

为了节俭,崇祯不仅吃的极为简单,就是穿的也俭朴无比。史料记载,某日,崇祯听讲官给他讲书时,由于所穿内衣袖子已破损,留在外面很不雅观,所以不时的把它塞进去以遮掩。

夫君如此的小日子,周皇后甘愿共苦,所谓琴瑟和谐也!

而且她的俭朴天性就有,身为女人,她平时就是素面朝天,不抹脂粉,并不是后期看到夫君的日子不好过才节俭。当年崇祯皇帝登基,她刚一入宫就着手裁减宫中用度,撤消不必要的费用。

在明代,由于朱元璋汲取汉家历代后宫乱政的教训,在后妃的遴选上,为防范朝中权臣与后宫勾结,规定“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间。”

所以周皇后本身出身就贫贱,也可以说俭朴也是她的天性。

而周皇后一直关心着国家社稷,也常常拿出自己的私蓄和宫中节省下来的费用充作军费,这让崇祯对周皇后的深明大义十分感激。

既然周皇后如此贤良淑德,知书达礼,而且颇通文墨,是个男人都要把她当做宝呀!

崇祯自然也不例外。

明王朝历时近三百年,共十六个皇帝,以前的中宫从未有生子者。然而,崇祯二年二月四日,周皇后便为崇祯帝生了皇太子朱慈烺。这在大王明朝历史里,崇祯朝能中宫生子是个唯一的例外。

这自然也是他们夫妻恩爱的象征。因为历代皇帝中宫都成婚早,随着年长和嫔妃的增加,这些皇帝大都喜欢和年轻貌美的嫔妃待在一起,这自然就大大减少了和中宫待在一起的时间。这正是以前中宫无子的重要原因。

当一个男人人生得意的时候,大都是“须尽欢”起来,由此一来,那早年娶的黄脸婆就看不上眼了,也摆不上台面了,汉家甚至还有一个形容词曰:“糟糠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