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已过午后,漳水河畔,汉家军背水列阵。
自从于望收到各方最新鞑子大军的动静后,立刻就是排兵布阵,严阵以待。
据情报,原先在真定府里就一直远远的吊在汉家军尾后监视的一股正红旗七八千清兵突然猛扑过来,同时一直盘踞在顺德府的清兵也有了动静,据情报,在巨鹿、平乡同时出动了鞑子的镶白旗、镶蓝旗的主力人马正迎面袭来。
同时,残留在真定府的赞皇、临城、高邑的清兵,和在顺德、广平各地的南和、新河、广宗,威县、曲周,乃至西面隆平,柏乡等地界都侦探到大股奴贼集结起来向着贾庄进军,其中涵盖了所有这次入关的能点的出来的清兵旗号。
由此看来,清兵的意图很明显,那便是针对汉家军而来。
对于清兵的作战风格,于望如今了解的很清楚。满清最善于运用的就是他们的骑兵机动能力,在早年的萨尔浒大战里,努尔哈赤采取的就是“我管你几路来,我只管一路去。”
借着清兵那高速的机动动力,努尔哈赤采取的是集中重兵,用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而这个时候明军的战斗力普遍是得势时气吞万里如虎,失势时兵败如山倒。在努尔哈赤击破了一两路明军,得知友军惨败后,其他进攻方向的明军不是裹足不前,就是匆忙后撤,其中居然还有情报抓瞎,两眼一抹黑的官军。他们孤军冒进,一头撞进清兵的重兵埋伏,可谓是实实在在的瞎战,所以努尔哈赤由此大败明军。
在上次卢象升的贾庄大战里,据于望了解,虽然当时卢督师手中不过五六千疲弱之师。不过,清兵照样给与重视,当时清兵聚集了三万多重兵,以六倍人数的优势,凭借清兵的兵强马壮,以凌厉的攻势彻底“剿灭”了这股“不知死活”的汉人军队。
对于这种战术,清兵有个颇为洋洋得意的自称,谓之:“猛虎搏兔”。
或许,在长时间的隐忍后,在看到于望率领的几千官军终于进入到自己大军包围的“口袋”后,清兵哨骑也猖獗了起来,他们认为如今的于望就是笼中鸟,困中兽,哪可能飞的出自家的手掌心?
于是清兵哨骑一改先前和汉家军骑兵彼此监视尾随的战术,变得更加主动性,更加有攻击性起来,虽然屡次接阵,他们的伤亡和汉家军不成比例,但是他们也变得越来越疯狂,越来越慎重起来。由此,不可避免带来的是,汉家军的那些夜不收,情报精英随之损失人数直线上升。
相比较清兵以三万人马击破卢象升,综合情报看来,此次清兵简直是倾巢出动,其中满州兵马联合蒙古兵,摆明了要用全部主力,以十几万人马来活活掐死汉家军,这个于望简直就成了多尔衮的眼中钉,肉中刺。
多尔衮以十几万兵力重拳出击,这已经不是看的起于望,而是极度抬举,并且咬牙切齿的要灭于望为后快了!
据汉家军擒获清兵哨骑后,并且极度没有人性的折磨拷取情报后,还知道了一个如今为何所有清兵都变得躁狂起来的原因。
那就是,多尔衮已经宣布,此次绞杀于望所部乃是清兵入关以来的最后一场硬战,只要消灭了这股明军,从此以后清兵在关内无大战!从此以后,整个明国南地的百姓财货都是摆在砧板上的鱼肉,任我取予,生杀夺予,何不痛快哉!
据说,当多尔衮宣布了这个命令后,整个清军都是欢声雷动,既然这是最后一场大战,而已经知道了于望的兵力不过数千,我大清赫赫武功,哪有打不赢的?
在大部分没有吃过于望苦头的清兵眼里,这个于望不过是一只烦人的苍蝇而已,这个地方游击比之明国督臣卢象升又如何?自己伸出一个小指头都可以碾灭之!
虽然此刻时值下午,但天气昏霆,日色惨淡,汉家军尤其是背水列阵,那夹杂着漳水的潮气,刮着刺骨冷风迎面劈头盖脸的兜来,饶是汉家军战士们衣着齐备完善,也免不了有些战兵被冻的打起牙战来。
鉴于清骑一向是奔袭如疾风骤雨,于望一接到先期几万清骑正奔腾而来的消息后,立马就是下令官军野外列阵,除了少部一些辎重营的营兵还在挥汗如雨的拼命建设营寨。
在于望的整个野外布阵里,正面列阵的正是王力和马老六率领的两营战兵。在整个军阵里,首先是三排的火枪兵,其次三排的大盾兵,再次又是三排的长枪兵,再次又是接力的火枪兵,其次再长枪兵。
于望对于和清兵作战,虽然表面一贯看来是信心十足,其实他从心底里却是忌惮非常。首先他苦于自己帐下骑兵稀少,并不能给与步兵良好的遮护和护卫,并且在战斗中,清骑的攻击非常飘忽难防,他们既可以攻击前军位置,也有可能攻击两翼所在。总之在战场上,满清骑兵无所不在,他们那彪悍的攻击力和机动存在就如悬在明军头上的一把达摩克斯之剑,在未知的恐惧中,天知道清兵会在什么时候劈下来。
但凡明军和清兵作战,作为步军为主的明军要是漏出一点破绽,给清骑以雷霆突破,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好在此次战役,于望抱定的战役指导是以逸待劳,防御作战。
虽然此次汉家军是背水列阵,但是在这个隆冬里,漳水不仅保障着整个大军的水源,沿着宽阔的河两岸,都结有白花花的冰层。不过在河道中心,只有不断翻滚的冰凌和激流,人马车辆都无法通行。
由此,与其比起在他处的清兵四面合围,在这里汉家军起码没有了后顾之忧,也得以解放一个方向的兵力投入到正面战场来。
此时的汉家军列阵,除了王力和马老六的营兵正面对敌,军阵的两侧处却是火炮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