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汉家日月 > 第二七五章 统筹

第二七五章 统筹(1 / 2)

冬季的白昼总是苦短,虽然离着夜色还早,但是这天空早早的就晦暗了下来。在先前一场大战,又休整了一个时辰后,于望看着对面的清兵大阵在骚动中又齐刷刷的后退一里,遥遥相望,紧张的在戒备中。

甚至汉家军的夜不收一小股一小股的人马肆意在清军大阵外侦查、挑衅,而清兵楞是没有动静。

看来清兵这是怕了,他们既然怕了,却又是不走,想来依仗的就是后续源源不断的大军。

趁着这个时间,于望简短的召开了一个军事会议。

会上,自己的将官个个趾高气扬,纷纷把鞑子骂成了草包十足,并且扬言要在漳水河畔让十万鞑子流尽鲜血。杨国柱人等属下的大小心腹将领纷纷附和,阿谀不断,讨好十足。

弟兄们士气十足是好,战略上藐视敌人也是好事。不过,于望可万万不想自己部下从此变成骄兵。

因为,老祖宗几千年的敦敦教诲不断,“骄兵必败”啊!

况且,今天鞑子那嚣张的气焰遭到沉重的打击后,后续必然也会相应的改变战术。因为,鞑子不是猪,是人。何况这次最终和于望较量的是满清“终极”酋首多尔衮?

而且,在郭英贤的笑声中,讥讽清兵不知道火炮为何物。这顿时让于望悚然心惊,谁说清兵不知道火炮为何物?

历史上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不正是重金赏赐投降的明国炮兵,让他们用城头上的火炮轰开了江浙兵的军阵,最后才大获全胜的?

汉家军的密集阵型虽然保证了火力的猛烈,但是如果清兵不计代价也从哪里拉来了的大炮,再加上搜罗的明国投降炮兵,这打起仗来,后果不堪设想!

况且,己方的军阵虽然严整,但是人数少,毕竟单薄。都说久守必失,万一多尔衮不惜重大伤亡,十万大军持续冲阵,保不齐有一点被突破,继而全线动摇的可能。

眼下,整个汉家军众志成城,但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在军议上,于望一锤定音:“狗鞑子十万大军围困,我官军虽然骁勇,但孤立无援毕竟乃军中大忌。我军可以在漳水血战到底,但是援兵从何处来?朝廷的官军皆不足为恃。万一清兵死战不退,这仗打到最后,突围也是我们选择的项目之一。我汉家军虽然铁血报国,但万万也没有打光最后一兵一卒的打算!因为我们是汉家民族崛起的种子,是对外抗击鞑虏的中坚!”

当于望发言,让所有纷纷扰扰的声音惧都安静下来:“都说求人不如求己,趁着目前鞑子大军还没有死死围困,趁着目前先期到达的鞑子已经气沮,不敢妄动,趁着鞑子十万大军还没有来,我决议,火速派出三组夜不收战士,星夜赶赴开平,令留守的李舒所部尽起精锐,前来接应!”

“诸位都不知道,最后这漳水会战会打成什么样子?所以,当我部官军开始突围后撤,那正是军心最不稳的时刻!也是最容易打成溃败战的时刻!所以···,有外围的接应,至关重要!”于望的声音在响亮的回荡现场:“满打满算!以我汉家军急行军的脚程,开平到达漳水的距离,包括夜不收的紧急传令时间,前后十五天左右,足矣!”

“所以,我军的计划就是在这半个月时间,我们坚守阵地,不计伤亡,一定要给与清兵以惨痛的教训,让他们从此把漳水之战作为心底里的梦靥,从此满清旗兵见到我汉家军的旗号就要绕道走!”

听着于望厉声的喝令,济济的将官纷纷立正嚎叫道:“敢不遵将军钧令!!!杀!杀!杀!”

听着于望侃侃而谈,下面的将官人人屏住呼吸,仔细聆听,最后是整齐划一的咆哮着应命。杨国柱和虎大威啧啧赞叹,有这样的勇猛又训练有素的下属简直是每个武将心里梦寐以求的。

也不知道这年纪轻轻的于望,到底是怎么训练出这班虎狼之士的?

尤其杨国柱听到于望在命令调拨援军时,更是傻了眼。感情,于望这次出征,带出的不是所有军马,还有后备待命的?

接下来,杨国柱更是见识到了于望所部官军的辎重富足。在汉家军里,各级辎重官流水般的报告大军里兵械的储存数量,不仅让于望旗下的将官安心,就是杨国柱人等也是心中妥定了不少。

因为,杨国柱和虎大威是受够了早期那要吃没吃,要武备没武备的乞丐日子。自己这样凄惨的疲弱官军,就算人数再多,又哪来的士气?又如何去打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