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水河畔,早期长达九日的鏖战不知何时静悄悄了下来。
战场上连日的战鼓喧天,人喊马嘶,枪炮轰鸣,人潮冲击你来我往,刀枪如林之下相互屠戮,鲜血不要钱似的四处抛洒,残肢败体遍布于野,无数被砍下的脑袋在攻击兵丁的脚步中被踢的滚来滚去,那人命如草芥的残酷场景仿佛是一场不堪回首的噩梦。
在这如今滴水成冰的隆冬,清兵和汉家军都是各自戒备着,各自默默的舔着自己的伤口,默契的,心不照宣的达成了不大规模作战的协议。
每个夜晚,双方都怕对方搞出幺蛾子,都是密密的派出人马在营地外,或者阵地外点燃了无数熊熊的火堆。
这些火堆群密如繁星,在沉沉的夜中摇曳着火光,一时通红的照亮了半天天际,倒蔚为奇观。
在对峙的过程中,每夜明军半个时辰一小鼓,一个时辰一大鼓,号炮齐鸣,同时伴有声震于野的喊杀声。在开始的几天里,清军被搞的夜夜不能安宁,人人皆是枕戈待旦,合着盔甲小寐。
万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何况对阵的明军是空前的强悍?要是一个不小心,被明军摸进营,那还了得?在清兵仔细戒备中,叫苦连天中,由于夜晚都休息不好,人人白日里都是精神萎靡,顶着红肿的眼,哈欠连天。
尽管在第一夜,多尔衮也是如临大敌,不过到天亮他就什么都明白了。
尽管他大声安慰济济一堂的满蒙王公大臣,蔑视的说什么:“咬人的狗不叫,叫的狗不咬人!此乃明军疲兵之计也!”
然而,底下的这些王公大臣可是一脸的不以为然。
这个奉命大将军以往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也凝聚起了他平时巨大的声望和权威。
然而,自从这次大军入关以来,其他各地的明军不是望风而逃,就是一触即溃。唯独这个于望就像条疯狗,时不时的扑上来狠咬一口。
而且这条疯狗还是铁头铜背,至于柔弱的要害腰部还自备长矛阵,整个是到处触摸不得的刺猬军队,而且这条疯狗不论如何杀不掉,打不走,如今满蒙各旗谁家不是被他咬的遍体鳞伤?
就算是在关外名震四方的多尔衮在于望面前屡屡吃瘪也已经是常态了,所以,在多尔衮的不自觉中,他的威望大跌而不自知。
这些王公大臣私下都嘀咕着说,尽管奉命大将军骂于望是疯狗,可是既然对手是疯狗,哪可以用常理度之?
万一这条疯狗偏偏在叫的时候咬人呢?
所以,小心使得万年船啊!如今满蒙的旗丁损伤空前,这勇士啊···再也死不起了!
对于三军这样低靡的士气,和底下高级将领的阳奉阴违,这几天多尔衮再也组织不起大规模兵力的进攻,由此他也深深的体会到了,早年努尔哈赤和明国精锐“川浙兵”对抗时,不论如何下令,八旗子弟愣是不肯出阵的无奈。
如此,战又战不得,退又是全盘皆输,这折进去无数的老本,怎么叫人甘心?尤其是想到,回到关外后,面对如此惨重的兵力损失,多尔衮还不知道皇太极会怎么收拾自己?
为了每日大军能养足精神,养好体力,多尔衮无奈下令大军又后撤半里结寨,每日只是遥遥监视明军的动静和派出小规模部队骚扰进攻。
至于每夜的营寨哨防,更是由自己正白旗一手包办,尽管如此,但是底下的各旗战兵还是没人感激自己,说什么“如今的多尔衮就像赌桌上输急眼的赌徒,越下重注,越想翻本,输的越惨!···如今这局面,大伙齐齐在野地里整日挨冻,战不能,退不能的,莫非多尔衮想让咱这些大好勇士都尽数葬送在这里?”
底下这些怪话不时的传到多尔衮耳中,这也让他这几天心情格外的恶劣。
既然这几天战事除了小规模的骚扰外就是沉寂,于是每个白天,多尔衮都组织各旗的固山额真展开军事会议,只不过这几场会议的气氛是沉闷无比,人人哭丧着脸,每次都是商量不出一个结果来。
今天在清军大寨中军中,还在会议的过程中,豪华鎏金编织,里面火盆熊熊燃烧,在里面温暖如春的庞大帐篷里,多尔衮却是收到一条最新消息。
但这个消息,却在满蒙联军的“军机要害”所里引起不小的震动···
“禀告大将军!据派出的游骑探哨回报,漳水北方最近有一部汉家军援兵到来,据称人数上了近四千数,咱出哨的儿郎一战而损二百余,目前已经是悉数逃回···”
一个满脸惊惶的传令兵进入中军大帐,才刚刚说出这句话就被多尔衮一脚踢昏。
“大将军!”这个动作让济济一堂的王公大臣非常吃惊。
只见这个传令兵倒在地上,头盔掉落一边,脸也被擦破了,从伤口流出的鲜血无声的滴落在地面上。
多尔衮没有理会其他人,眼睛先是直直的盯着那片血迹,呼吸声越来越大,最后是干脆就闭上了眼睛。
“把他抬出去,”好半天,他才说了这样一句话,“让随军萨满给他好好治疗。”
从一开始听闻于望的名头,到现在和汉家军屡屡交手,于望已经给了他太多的震惊,多尔衮一次又一次领教了的南人军阵枪炮的厉害。
现在就算是一个傻子,也知道要小心行事,量力而行。
难怪自家老祖宗在宋朝时期就秉承辽国的传统,说什么面对南军列阵不战,原来这都是血泪的经验总结啊!
虽然这几年满洲崛起于建州,看着明国似乎是日薄西山,可以轻易的一推而倒。然而,汉人王朝的历史就是如此的怪舛。
每当汉人的王朝看来不行的时候,总是有一些莫名其妙的英雄“冒出来”力挽狂澜,充当中流砥柱。
比如南宋的岳飞,打的当时金国的皇帝金兀术一败涂地,甚至岳飞还豪言道:“迎回徽钦二宗,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来鼓舞三军士气。
黄龙府是什么地方?就是如今建州之所在,这个岳飞当时只是想要直接犁翻了女真的老巢啊!
还好当时这个岳飞勇则勇矣,可惜太愚忠,一脑门的忠烈,不太懂政治,他要迎回徽钦二宗,那么置于南宋朝廷的赵构儿皇帝于何地?
一个都坐了皇帝宝座的人,让他乖乖的下台,把九五之尊拱手相让,这可能吗?
所以,历史上,演义中的“十二道”金牌急诏班师令也就成为必然,这个岳飞最后死在秉承皇帝心思,一力唱黑脸的秦桧手中也是必然。
又比如,明中叶以后,倭寇作乱厉害,南人又出了个戚继光,也是打的倭寇满地找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