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县城是为冀北保定府和顺德府交界的一个小县城。
在这次清兵大举入寇,一路披靡,整个北直隶在狼烟四起的情况下,明国地方官军早早就主动转进,这风声鹤唳之下,连同城里的百姓也早早跑掉了。
由此,这座城本来还勉强算得上是人口集中的繁华小城,可是如今却是鬼蜮般,生人勿近。
由此,这座城就被多次的不速之客占领,清兵早先分散的支路部队曾经进驻这里,把它当作劫掠明国乡里的基地,不久又是放弃了这里,匆匆大举集兵前往漳水。
后来漳水大战一起,部分清军哨骑外出探哨和劫掠粮草,又把这里当作讨伐于望的一个后勤窝点,在这里倒也是贮存了一批的军用物资。
但是在这个世道上,风云变化莫测。
这天黄昏,从东南清凉江方向,一些戍守的蒙古兵便开始发现了一些倬约的重重黑影子出现。
于是,蒙古兵毫不犹豫的全城敲起警钟,吹响号角,骑兵备好战马,一些战士便登上城头,一切开始各就各位。
本来,对于这种军情,这几百蒙古兵们还是丝毫不在意的。因为他们征战明国境内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对于明国军队,哪怕对手人数再多,他们也是从心底里蔑视之。
此刻,就算是有部“迷路”的明军开了过来,(如今敢于主动进攻关外联军的明军部队简直是稀罕动物)在他们眼中也不过是稍微花点力气就能赶走。
就像平时他们在大草原上赶羊一样,完全不用花什么力气,至于追击和歼灭,那就算了。
因为,蒙古兵早期入关的时候,还存了掠夺敌军辎重,自家致富的念头,然而几场战斗下来,这些人发现,自己卖力打战,最后发现明国的官军居然比自己还穷,是不折不扣的乞丐部队,对于这样毫无收获的战斗,他们如今是懒洋洋的,一点战斗的热情都没有。
明国官军,此刻在他们眼中只不过是一只只烦人的苍蝇而已,挥手赶走就好。
然而,很快的他们就发觉情势不妙,因为随着这部人马的越来越接近,他们发觉这部明军的旗号,自己简直是他娘的太熟了,甚至是熟的刻骨铭心。
这不是摆明了是汉家军的人马?光看着那严整的队列,那“汉”字大旗,还有汉家军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的战士腿上的绑腿,这就是于望的招牌啊!
于望不是还远远的被困于漳水么?自己这里不是很安全么?自家首领固鲁死不起不是废了老力,才给咱们争取到了这美差么?眼下自己看到是什么?···居然眼睁睁的看着原本应该还在漳水受困的几千汉家军人马直接开了过来。
看这情况,这部明军铁定是要进城,那么咱们这几百人据守在汉家军的路前不是直接摆明了找死?于是这部蒙古兵在县城城头上发了一小会儿楞,纷纷破口大骂漳水清军无能,尤其是于望这煞星出来了,居然也没有人通报一声?这不是坑爹么?···人心惶惶中,忽然有人发一声喊,于是几百人作鸟兽散,连带城里原本看押中的几千百姓和一批军需辎重都顾不上了。
由此,于望是兵不血刃的收回了这座县城。
在于望的行军回乡途中,这南宫县城却是计划中的一个行军休息点而已。
而现在,南宫县城最新的主人却是汉家军。这个坐落在两府交界之地,一直不起眼的小城,如果它有知觉的话,或许会感到非常的荣幸,因为今晚到达此地驻扎的却是以后闻名于世的明国中兴大将军于望的甲等主力兵团前身。
汉家军大喇喇的在清军眼皮子底下撤退中,于望本来还做好了恶战几场的准备,哪知出乎意料的,这一路上平安无事。
清兵并没有派出重兵追击,只远远派出一些哨骑监视。在大军步步为营的北上撤退中,等过了清凉江,那些远远监视的少数清骑更是唿哨一声,如释重负的纷纷南下跑了个没影。
至此,全军到了这里,鞑子又主动放弃监视,那就安全了。
此次近两个月的出征,汉家军伤亡过半,如果说人人都想慷慨赴死,不想活着回去,那是假的!眼看终于自己脱离了险境,到达安全地带,从上到下,幸存的军官和战兵的脸色都不由喜悦起来。
尤其在大撤退中,二十倍已的清军摆出了老大的场面而不敢动弹,竟然只是眼睁睁的礼送,这让众人不约而同的都大声嘲笑起来,痛快!真他娘的痛快!
由此,这一路上,汉家军经此事件,自漳水之战后,因为严重伤亡而少许低落的士气,又再次提升到极点,他们又恢复了对清兵嗷嗷敢战的志气。
其中有些脑门灵清的一些战兵更是一路上不自觉的笑出声来,因为这些家伙在漳水之战中,战功累累,军功簿上是重重的、狠狠的记载了几笔。
连带自己不时的傻笑,平时管教严厉的长官也没有训斥,只是眼色古怪的打量自己,因为,自己很快就会和他们平起平坐了呀!
嘿嘿嘿···,这可是“长官”的荣耀称号呢?自己以后也有人这样叫自己了么?嗯,俺···,不,老子以后也可以鼻孔朝天的,见人开口就骂:“兔崽子···!”
等全军回到开平老巢后,等待自己的升官发达,那是肯定的!
虽然,全军战士目前都是归乡心切,但是于望却还是决定大军在南宫城好好休整两日。
因为,这近两个月的征战,帐下的儿郎付出的太多,尤其在漳水,在敌人大军环伺的危局中,每晚轮休的官兵其实都是睁着眼睛睡觉。
外人直道战争不过是双方拿起刀枪拼命就行,又哪能知道,这些官兵平时就连好好睡一觉都是奢求呢?
既然已经彻底安全了,那么···,就让这些疲惫已久的汉家好儿郎都睡个黑甜大觉吧!···
汉家军凡是行军,驻军都有一定的严格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