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汉家日月 > 第三三四章 猫腻

第三三四章 猫腻(1 / 2)

文渊阁内,诸公皆是倒吸了一口冷气。

前面诸人还讨论着通州官军哗变,杨嗣昌口口声声要严惩此次贪墨军粮的黑手,而薛国观一力阻之。

然而一眨眼,老母鸡变鸭。就这样哗变的饭桶官军忽然报捷,报的还是全歼满洲正红旗,并且阵斩酋首杜度。

这玩笑未免开的过大,就算有人贪功心切,就算有人要“将功折罪”,就算有人杀良冒功,这报上的大捷也未免太惊骇人心。

尤其是在战报中,明军“又”次宣称杀了杜度。

在早先的巨鹿大战中,明军一败涂地,却偏偏已经报了一次大捷。

报捷的自然是高起潜,当时卢象升兵败战死,不过在双方激烈的鏖战中,确实射“杀”了一敌酋落马。

这位落马的敌酋是岳托,当时太混乱了,明军不知道岳托是谁,误以为是杜度。

卢象升英勇战死沙场,束手旁观的高起潜随后率领关宁军逃跑,却慌不择路的跑反方向,一头撞上清兵的主力大军,是一触即溃。不过事后他收拢残兵败将,却是听说了在巨鹿有一清酋战死。

高起潜毫不客气的把这军功据为己有,以此“功劳”为自己的大溃脱罪。

于是,杜度在莫名其妙中“被死亡”一次。

文渊阁内,大伙都还清晰的记得,高起潜在“报捷”的文书中宣称射杀的敌酋“白盔白马,装束异常豪华雪亮,在鞑子大军的拥簇中鹤立鸡群,其人头大如斗,头角峥嵘···。”

然后后来的事实证明,当清兵再次兵围通州时,领军的大将正是杜度。

由此,高起潜闹出了天大的笑话,不过还好,他圣眷尤隆,虽然是被崇祯呵斥的狗血淋头,但是没有获罪。

看到这次报捷的文书中,明军又次宣称杜度“被死亡”,杨嗣昌冷笑,薛国观一脸愁容。

纵观此次清军入关,除了于望的官军屡屡和清兵血拼,有不少斩获,其他的明军完全是十足饭桶。

此次整个华北大地,明军各处囤积重兵,他们虽然和清兵是一触即溃,但毕竟是与清兵交过手。

其中各地总兵报捷,军功最大的,麾下也不过是砍了二十几颗鞑子的首级。

高起潜率领的关宁军,游而不击,屡次报捷,但是战果总共才报上九颗鞑子的脑袋。

就明军这样的战力,入关的清军达到十几万,想驱逐鞑虏出关,真是打上一百年也办不到。

这次通州的官军一报捷就是“全歼”满洲正红旗,阵斩过万,战地格杀杜度,这样爆炸性的消息,是吓死人不偿命啊!

“这个周廷儒啊!”薛国观气极:“不就是区区官军哗变么?至于用这样捅破天的荒唐捷报来捂盖子?他莫不是老糊涂了罢?这种事情,就算你想为自己赎罪,但也要看别人信不信!···等到事情败露,就是天王老子也救不了你!”

其他人皆是默然,或有脸上木木的,或有冷笑的,或有幸灾乐祸的。

然而,毕竟是大捷文书,大明官场的“好消息”一向是充满了猫腻,众人又是仔细的看了一遍文书,寻摸着其中不能自圆的漏洞。

文书中,满篇的周廷儒是如何的殚精竭虑,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眼皮底下,他旗下的三军又是如何的勇猛,人人卖命,这场大战又是如何杀得鞑子人头滚滚,鬼神惊,天地动···。

杨嗣昌细细咂摸,终于在大捷文书末尾,附了一句不起眼的小字:此战,永平参将于望、山西总兵虎大威、宣府总兵杨国柱皆有参与。

很快的,其他人也都发觉了。

这句话虽然风轻云淡,但是却犹如蛰雷霹雳,惊动了这些内阁大员。

他们纷纷惊疑不定地互视。

要说周廷儒取代卢象升督师天下兵马,取得这样的战果,这些人是怎么也不敢相信。

不过要是这场大捷中,如有那新任的永平参将于望参与,那就说不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