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战地摄影师手札 > 第1811章 先放下屠刀再立地成佛

第1811章 先放下屠刀再立地成佛(1 / 2)

第1811章 先放下屠刀再立地成佛

赶在晌午之前,赵景荣带着征粮队的几辆骡子车赶到了纪家老宅。

这一路上,他们可没少经过鬼子或是伪军把守的路口。

不过,得益于赵景荣等人身上的伪军制服,以及平野大翔给他们的通行证。

这无论鬼子还是伪军,倒是全都痛快的放行,根本就没有检查他们的骡子车上是否藏着什么。

如此顺利的来到纪家老宅,这才一天的时间,被推翻的墙头已经垒好了,烧毁的牲口棚也已经推倒正在重建。

“少爷,这一路上没遇到危险吧”纪家宅子的管家迎上来问道。

“没有,一路上安生的很呢。”

赵景荣拎着提前买的一些糕点一边往里走一边答道,“老太太身体好点了吗”

“好多了”

管家在身后亦步亦趋的跟着,嘴上也略显絮叨的说着,“老太太就是被吓着了,有昨天您带回来的那些兄弟守着,这一家上下就安生多了。”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赵景荣愤恨的说道,“还是得找着正主儿解决了他们才行。

这样,卫燃,利川,你们和我一起去看看老太太。老阎,你带着兄弟们先去休息休息。

管家,给大伙安排几桌饭,顺便把外面大车上的东西卸了,再随便装上几口袋大米。”

“好嘞!”

那管家立刻应了下来,热情的引着老阎等人走向了隔壁的偏院。

“先去看看六子”

赵景荣说着,带着他们二人一路往里,来到了六子住的房门外。

这一路上,扫地的、修枝的,甚至包括喂鱼的,腰里都明目张胆的别着家伙。正对着月亮门的那间偏房的窗子里,都隐约伸出来几根步枪的枪管。

走进房间,六子正半躺在床上看着一份报纸,那报纸上,是关于太平洋战争的新闻。

“二叔!你们来了!”

六子在看到卫燃等人之后立刻惊喜的放下了手里的报纸,下意识的就要站起来,却不小心因为动作太大扯到了伤口,疼的他一阵龇牙咧嘴。

“别乱动”张泰川连忙按住对方,“换药了吗”

“换了,早晨才换的。”

六子连忙答道,“二叔,那个鬼子”

“那个鬼子.”张泰川下意识的看向了刚刚坐下来的卫燃和赵景荣。

“卫燃,让他们叔侄俩好好聊聊吧。”

赵景荣像是被凳子烫到屁股似的又坐了起来,放下一提点心,顺便还招呼上了卫燃。

“六子,别怪二叔,他更难受,你你得理解他。”

卫燃拍了拍六子的肩膀,在对方略显慌乱的注视下,跟着赵景荣逃出了这个房间。

“这征粮队不能白成立”

赵景荣带着卫燃一边往里走一边低声说道,“这次咱们得带回去个大号的物件才行。”

“有多大”卫燃饶有兴致的问道。

“我带你去看看!”

赵景荣说着,随手将手里剩下的那一提点心递给了一个老妈子,“去给老太太送过去,和她老人家说,我安排完正事儿就去。”

“我这就给老太太送过去”那老妈子说着,已经拎着点心走进了内宅。

“和我来吧”

赵景荣说着,带着卫燃走进了那个遍布假山,有凉亭也有池塘的偏院,带着他走进了那个挂着“拾遗堂”牌匾的木头房子。

“就是这个,够大吧”赵景荣指着房子中间摆着的物件说道。

“这这确实够大”

卫燃错愕的看着房间里摆着的东西,这是一口长满了绿锈的青铜鼎,三足双耳圆底,周身有漂亮的纹路,内部似乎还有不少刻字。

“这也是”

“可不”

赵景荣得意的说道,“这是去年春天,我表舅亲自下一座大墓量的尺寸,回来亲自熔了好几百斤老钱和不少铜料浇出来的。

今年夏天的时候,这口大鼎才从沤池里挖出来丢进塘里泡了整整一个夏天,又埋进一座废墓里放了一个秋天,等入冬之后才运回来。”

说到这里,赵景荣踢了踢这口大鼎浑圆的肚子,“能看出来这东西真假的,超不过一巴掌。”

“那怎么验证这东西真假”卫燃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要是没办法验证真假,这东西可就是真的了。”

“这个好说”

赵景荣指了指大鼎里面的刻字,“那些刻字是我表舅从大墓里抄来的,但其中几个字做了缺笔,而且这大鼎浇筑的时候用鬼子产的铁丝做的骨架,随便锯开哪就能看见铁丝。”

“原品呢”卫燃下意识的问道。

“当然是还在墓里呢”

赵景荣理所当然的答道,“正所谓乱世的黄金盛世的古董,我表舅的意思,那些东西还是等咱们打完了仗,留给子孙后代把玩享福吧。”

说着,赵景荣从这大鼎边的桌子上拿起个木头盒子递给卫燃,“这个给你二叔,让他私下里交给平野大翔。”

“这啥”卫燃说着已经打开了匣子,却发现里面是个玛瑙材质的小酒杯。

“这东西缝在羊脖子里能有一年多,光是死的羊就有不下十只了,后来又在死人腔子里放了好几个月才做出这个沁色来。”

赵景荣如数家珍的介绍道,“你二叔刚给平野大翔做翻译,总得送上点儿拿得出手的宝贝,这东西送出去正好。让那畜生喝去吧,大补呢。”

“咋说”

“你二叔知道咋说,我都和他说了,你直接给他就行。”

赵景荣说道,“走吧,咱们去看看这次带过来的东西。”

“平野大翔给大家准备的家伙什憋着坏呢”卫燃跟着对方一边走一边提醒道,“轻易别用。”

“我看出来了”赵景荣随口应道,“你小子还挺谨慎。”

“怎么谨慎都不过头”

卫燃笑了笑,跟着对方走出这园子,穿过一道月亮门儿绕到一处偏院。

此时,那些从棺材铺拉过来的草料麻袋包里藏的东西都已经送到了这里,这些东西里有药品,有子弹,也有些诸如电子管、喇叭之类的元器件,更有几支撸子以及盒子炮,甚至还有一支不知道怎么弄到的机关。

“往常这些东西想带过来可不容易”赵景荣叹息道,“有这支征粮队就好办了。”

“少爷”

纪家老宅的管家也在这个时候凑了上来,“咱们怎么回礼”

“我们本来打算明天来的,这提前了一天,你们这边准备好了吗”赵景荣客气的问道。

“刚巧准备上”管家答道,“人都在回去的路上准备好了,另外,有位朋友需要进城。”

“让他换上伪军的衣服,你去给征粮队的弟兄们上酒,看有体型样貌差不多的就去兑个手,兑的上的就替下来。”

“我等下就去安排”管家回应道。

“家里的陈米还多吗”赵景荣换了个问题。

“归拢归拢少说能有一千斤上下”

管家提醒道,“那些米可不干净,只能喂牲口用。”

“给鬼子吃的,不干净就对了”

赵景荣笑了笑,“老鼠屎家里还多吗”

“没用过的多,用过的总归能有个一两桶。”管家继续答道。

“怎么着也是第一次带着征粮队出来,总不能空着手回去。”

赵景荣说着,已经从怀里摸出四根小黄鱼递给了管家,“这样吧,匀出八百斤陈米,掺上两百斤新米10斤沙子,再掺上一斤老鼠屎,要用过的,掺匀实些别被看出来。另外,再额外准备一千斤新米,我带进去。”

“可用不了这么多,城外的米没那么贵,有三根就足够了。”管家连忙说道。

“多的就存在账上吧,我这好不容易带出来就不带回去了。”赵景荣说道,“两样米你可别弄混了,陈米放

“您就瞧好吧”管家喜气洋洋的应了,揣起那四根金条走了出去。

“陈米和老鼠屎还有用过和没用过的”卫燃跟着赵景荣一边往外走一边好奇的问道。

“陈米能去水汽和粪臭味,生虫发霉了能做旧字画,老鼠屎能磨掉瓷器的贼光,能给金石木器上包浆,用处多着呢。”

赵景荣毫无保留的解释道,“你还记得那尊地藏菩萨吧”

“记得”卫燃点点头。

“那尊菩萨就是在粪坑里沤过之后,先用陈米搓掉粪臭味儿,又用老鼠屎上的包浆,二十斤老鼠屎全都在它身上一把把的搓成了粉,才能给那尊菩萨像搓出几百年的包浆,之后还要用碎香头子混着香灰日夜不停的搓才能搓出你当年看到的那个样子。还有你怀里那杯子,工序也差不太多。”

“那尊佛像里

“都一样,凡是金器,都是用铁丝做的骨架,里面还浇了个刻着浇筑时间的铁疙瘩呢。”

赵景荣带着卫燃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玉石木器虽然埋不了铁骨,但这每一样做旧的东西在料坯的时候就已经拍照留底了,错不了,一样都错不了。”

“真是长见识了”卫燃叹息道。

“这些最早都是宫里糊弄皇帝老儿的手段”

赵景荣满不在乎的说道,“皇上都能糊弄住了,糊弄鬼子还不是手拿把捏”

“老鼠屎也是”

“什么老鼠屎,那叫五灵脂。”

赵景荣笑着纠正道,“本来这些害人的手艺,我表舅是准备带进棺材里的,可眼下这世道,嘿!他娘了个哔的,拿来糊弄鬼子正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