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对于大明来说显然是最坏的结果,黄台吉对于大明一向不友好,一旦他继承了汗位,大明和土默特部的封贡关系还能否继续存在,尚在两可之中了。
对于大明来说,最好的结果当然是由把汉那吉继承俺答的汗位,把汉那吉本来就对大明友善,他继承俺答的汗位的话,肯定能够继续保持和平,但是大明君臣也很清楚,在俺答汗有众多儿子的情况下,把汉那吉继承俺答的汗位可能性实在太低了。
而且俺答也似乎有所安排,奉俺答汗命,领有富裕的大板升地(约在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一带),称大成台吉。俺答给他的任务就是主持和大明的互市,实际上已经将他踢出了继承人的行列中,没有伊克哈屯的庇护,把汉那吉最担心的就是俺答去世之后,黄台吉会吞并他的部众。
所以把汉那吉屡次上疏大明,请求大明的保护,杨博和汪道昆等人认为,把汉那吉继承汗位的可能性太低了,如果大明非要把汉那吉继承汗位,恐怕会直接引起土默特和大明关系破裂,但是大明也决不能让黄台吉继承汗位,最好的办法就是支持三娘子所生的不他失礼,同时继续支持把汉那吉。
群臣们经过商量,认为最保险的办法是支持不他失礼继承汗位,同时继续支持把汉那吉,由他主持和大明的互市,在土默特内部形成两股势力,好保证土默特部和大明的关系,也就是说,大明在俺答死后,是肯定要介入土默特部的汗位继承问题的。
这就有两个问题了,第一是要提前和三娘子取得联系,这点朱载坖认为不难,通过把汉那吉或者直接遣使都可以,第二就比较麻烦了,大明要想介入土默特部的继承问题,必须有足够的实力才行,大明官军必须为大明的交涉提供后盾,这点需要武将们来进行确认了。
马芳问道:“朝廷想要做到哪一步?”
朱载坖想了想说道:“最好是让黄台吉知趣,主动放弃汗位的争夺。”这对于大明来说是最完美的结局,大明通过交涉,逼迫黄台吉退出汗位的竞争,直接扶持不他失礼上位,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马芳认为,朝廷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要在不影响九边防御的情况下,在宣大集结起五万骑的精兵,就足矣威慑黄台吉了,黄台吉的本部最多三四万骑,加上一些支持他的人,不会超过七万骑,把汉那吉麾下有一万五千人,三娘子手中一万精锐,而且一旦俺答去世,恐怕俺答麾下的汗帐精锐也要落到三娘子手中,这样的话加上官军的五万骑,就对黄台吉构成了绝对的优势。
到时候朝廷是想兵不血刃的解决此事还是直接将黄台吉绞杀以绝后患,都相对容易,马芳作为长期和土默特部打交道的大将,他的话还是很有分量的,李成梁则更加激进,他认为三万精骑足够绞杀黄台吉,干脆灭了黄台吉,直接扶持不他失礼当大汗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