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高武大明:我娶妻赵敏,带飞朱家 > 第503章 存在标准制定的问题

第503章 存在标准制定的问题(2 / 2)

对于姬研,他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这个混乱的局面并非由他造成,目前两人的关系也非常和谐,所有令人惊恐的措施都被他愉快地批准。

将天子的私田分配给各个社区,天子所需的供养则完全由国家承担(李好的)。

打破王宫中庞大的工匠官僚体系后,工匠世家免除赋税和劳役的特权自然也就被收回了,只等这一季冬小麦收获后。

国家将对各个互助会社征税,以原有的三三三制为基础,改为三三三一制,即三成用于人均分配,三成按劳动成果分配,三成作为会社公有财产,一成上缴国家。

这实际上是周朝最初的十税一制的变通,不再以固定数字征税,而是完全以民众的收成为依据。这样就打破了之前周王室以肥沃土地和丰收年为标准的征税制度,民众的负担自然大大减轻。

从之前互助会社的收成来看,即使只征收一成,国家的收入也是非常可观的,维持机构运转和供养周王室并不困难。

只要他能熬过这一年,眼前的这些困难都将烟消云散。

实际上,在历史上,为了休养生息,十五税一甚至三十税一都曾出现过,也确实对国家复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这种看似较低的税收,仍然存在标准制定的问题。

以古代的官民比例,想要对每一户按实际收成进行征收,那是不可能的。

但朱樉实行的互助会社制,却解决了这个难题:收成先归公,再统一分配。国家面对的不是单个家庭,而是一个个会社。

不可否认,社在其中可能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但在当前的局势下,社的成员全部由朱樉指派,社员也被重新组合,因此这种情况并不明显。

与其他国家相比,朱樉目前推行的公有化,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君主私有化,而是国家公有化。

皇帝仍然将国家委托出去,只是将对象从东西周公转变为朱樉领导的国家机构,仅保留名义上的权力。只有这样,朱樉计划中的各种措施才有可能得以实施。

朱樉没有必要向柳伯解释这些,他只是鼓励和安慰了一番,然后开始了第一轮的巡视。

相比之下,大多数周人并没有柳伯那样的顾虑,对于他们来说,是否是皇帝的领地并不重要。

关键在于,从各方传来的消息极大地提振了他们的士气:这一季的冬小麦不需要上交一粒,全部归个人所有。

社正所说的三三三一制许多人并不完全理解,但在询问了第一个互助社在这一制度下的收益后,每个人都对来年的生活充满了期待。即使只能达到一半的收成,以后也能吃饱喝足。

看到眼前热烈的劳动场面,朱樉意识到自己还是低估了人民的热情。

对于长期处于困境中的周人来说,吃饱饭的愿望竟然有如此巨大的力量,除了那些被他调去从事其他生产的人之外,几乎所有人,无论老少都参与了这场开荒活动。

由于错过了收获的最佳时机,朱樉干脆将皇帝直属领地种植的粟米“外包”给了国人:谁收割归谁,只需将收获的十分之一交给国家即可。

尽管这些优质田地里的庄稼长得并不怎么样,但多少能缓解国人的困境,同时也稍微增加了皇室不多的粮食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