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校长开口说道,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欢迎你们来到党校参加此次意义重大的培训。你们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如今,我们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和变革的时代,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此次培训,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充电,更是一次思想的升华,一次能力的锻造。”
他微微握紧拳头“希望大家能在这三个月里,潜心学习,相互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去。我相信,经过这次培训,你们将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工作挑战,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他在掌声中稳步离去,付茜,走上讲台,环视一周后道:“现在我们做个小测试,你们也尽量争取自己完成测试,就算一个字不写,你们也得写出不会的原因,这也有利于我们日后的排课倾向性。通过这份测试,我们能更精准地了解大家的知识储备与薄弱环节,从而量身定制更贴合各位需求的课程。”
随着付茜的指示,工作人员抱着一叠叠卷子,快步穿梭在教室的过道间。孙哲文以为会有一段预热时间,不料这一进来就是测试,着实让他感到有些意外。他微微皱了皱眉头,眼神中闪过一丝紧张,毕竟这突如其来的测试也不知道他能不能答上几道。
他缓缓扫过卷子上的题。试卷的排版简洁明了,题目类型丰富多样,涵盖了政治理论、经济数据解读、社会热点分析以及行政管理案例等多个领域。
第一道题便是关于近期国家某项重大政策的核心要点阐述,孙哲文的目光在题目上停留片刻,脑海中迅速检索相关知识。在政法系统工作的他,平日里虽对政策有所关注,但更多聚焦在执法相关领域,对于这类宏观政策的细节把握,并不如专业的政策研究人员那般精准。他轻咬下唇,拿起笔,在试卷上写下自己对政策要点的理解,同时在旁边备注了自己在记忆某些条款时的模糊之处。
再看第二题,是一道经济数据的分析题,要求根据给定的一组地区经济增长数据,分析背后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孙哲文的眼神变得凝重起来,经济领域一直是他的短板。
他紧盯着那一串串数字,眉头紧锁,努力回忆着自己脑子中的经济类书籍中的相关理论。他知道,这道题不仅考验对数据的敏感度,更需要将经济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思考片刻后,他开始在试卷上写下自己的分析思路,尽管写得有些艰难,字迹也因思考的专注而略显潦草,但他仍尽力将自己能想到的内容完整呈现,同时在旁边写下自己在经济知识体系中的不足,如对某些经济模型的理解不够深入,对市场供需关系的动态变化把握不准等。
与此同时,教室里一片寂静,只能听到笔尖在试卷上摩挲的沙沙声。陈栋梁坐在不远处,此刻正对着试卷抓耳挠腮。他的目光在题目与笔尖之间来回游移,时而皱起眉头,时而轻轻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