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终末(2 / 2)

“招工的事先不急着铺开。叶妍那边……哼,就算以后咱们彻底分道扬镳,她手里那些订单,在没找到更好的下家之前,我也不想丢。”

自己建厂,也是为了将来跟叶妍谈判增加筹码,甚至是为了彻底摆脱对她的依赖。

但这需要时间,在羽翼未丰之前,叶妍那边的稳定订单还是香饽饽。

周松听明白了徐括的弦外之音,重重点头。

“明白了,徐总。我这就去安排人手,先去恒通那边摸摸底。”

两人商量妥当,第二天,徐括便直接找上了恒通制衣的老板。

那是个头发花白的中年男人,姓刘,一脸的愁容。

果然,如同徐括预料的那样,当徐括提出收购意向时,刘老板第一反应是拒绝,言语间还带着几分不甘和对工厂的留恋。

徐括也不跟他绕弯子,直接摊牌:“刘老板,明人不说暗话。你的厂子现在什么情况,你比我清楚。工人没活干,机器闲置,每个月光是水电、工资就是一笔巨大的开销。你账上的资金,还能撑多久?一个月?两个月?”

他语气平静,却字字诛心。

“你继续硬撑下去,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破产清算,欠一屁股债。现在我接手,至少还能给你一个体面的价格,让你抽身出来,工人也能有个去处。你自己掂量掂量。”

刘老板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嘴唇翕动了几下,最终颓然地垮下了肩膀,重重地叹了口气:“唉……你说的对,撑不住了……这厂子,是我爹传下来的……到我手里,就这么败了……”

谈判的过程比预想的要顺利。

被徐括戳破了最后的遮羞布,刘老板也失去了讨价还价的底气。

双方很快就价格达成了一致,当场签订了收购合同。

拿着签好字的合同,周松激动得脸都红了,感觉像是做梦一样:“徐总!成了!咱们真的有自己的成衣厂了!”

徐括脸上却没什么太大的波澜,只是点了点头,随即抛出一个让周松愕然的消息:“老周,这边厂子的事情,就全权交给你了。我要回苏市一趟。”

周松一愣:“啊?徐总您现在就走?这……摊子刚铺开……”

“苏市那边还有些事情要处理。”徐括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深邃,“这边我相信你。按照我们商量好的来,先整合资源,把架子搭起来。等我回来。”

周松虽然不舍,但也知道徐括肯定有更重要的事情,用力点头:“徐总您放心!我一定把厂子给您看好!”

谁也没想到,这一别,就是一个多月。

更让周松没想到的是,一个月后,徐括再次出现在海城时,身边竟然跟着他的父母,还拉来了不少行李。

徐括找到周松,脸上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老周,我回来了。这次回来,就不走了。我爸妈也接过来了,以后我们一家就在海城定居。”

周松又惊又喜:“定居?徐总,这……太好了!那苏市那边……”

“跟叶妍那边,彻底掰了。”徐括语气平静,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以后,咱们兄弟俩,就在海城这片地儿,好好干出一番名堂!”

周松闻言,先是一怔,随即狂喜涌上心头!

分了?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徐总彻底摆脱了叶家的掣肘,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好!好!好!”周松激动得连连叫好,用力一拍大腿,“徐总!我就知道您不是池中之物!咱们哥俩联手,一定能做大做强!”

他立刻热情地张罗起来:“徐总,您和叔叔阿姨刚来,住处定了吗?我这几天帮您留意着呢!我知道有几个地方的房子不错,环境好,离咱们厂子也近!”

很快,在周松的帮助下,徐括在海城买下了一套合适的房子,安顿了下来。

没有了叶妍那边的牵绊,徐括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海城的生意上。

他和周松两人,一个主外,负责拓展市场和把控方向;一个主内,负责工厂生产和内部管理,配合得天衣无缝。

新收购的成衣厂在周松的管理下迅速走上正轨,与原有的服装设计和布料供应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徐括则利用之前积累的人脉和对市场的敏锐嗅觉,不断开拓新的销售渠道。

属于徐括和周松的时代,在1995年的海城,伴随着轰鸣的机器声和涌动的财富浪潮,正式拉开了序幕。

发家致富的道路,已然在他们脚下铺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