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出场的阵势不同。
黛玉是在贾母和丫头们的殷切期盼中登场,而阿凤则是不请自到;黛玉是从正门入,阿凤是从后门入;黛玉的到来让整个西厢房为之一振,不仅三四个丫头争着为她打“帘笼”,而且早有人迫不及待的向贾母这边通报说:“林姑娘到了”。这阵势大有“千呼万唤始出来”意味。阿凤的上场也很热闹,但这个热闹是她自己营造出来的,与贾母这边无关。她登场的第一句话“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便毫不客气的把自己摆在了主人公的位置上,大有喧宾夺主之势。这就是王梦阮所说的“喧宾夺主法”。
其次,角色定位不同
谁都看得出,史太君对阿凤更多的是生活上的依赖,但对黛玉却是真心疼爱,待她如心肝宝贝。这恰恰说明,在贾母面前二人的定位完全不同。阿凤的作用是什么?她的锋芒毕露,她的能说会道,她的左右逢源,她的争强好胜,正好弥补了黛玉的先天不足。毫无疑问,只有她才能撑起这个舞台,只有她才能让“戏”唱得格外热闹好看,只有她才能照顾好贾母和黛玉等人。所以,脂批说:
另磨新墨,搦锐笔,特独出熙凤一人。未写其形,先使闻声,所谓“绣幡开遥见英雄俺”也。
又说:
阿凤一至,贾母方笑,与后文多少笑字作偶。
阿凤笑声进来,老太君打诨,虽是空口传声,却是补出一向晨昏起居,阿凤于太君处承欢应侯一刻不可少之人,看官勿以闲文淡文也。
这实际上是点明了阿凤对于贾母的重要性,即便是陪衬,也是“一刻不可少”的重要人物。正因为如此,她才反宾为主,黛玉则反主为宾。黛玉对于自己的定位十分清楚,所以她一进贾府便“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去”。黛玉在贾府的初次亮相,就以一个寄人篱下的弱女子形象示人,其中的原委就在于此。
因此,黛玉和阿凤形成了这样的反差:一个谨慎,一个张扬;一个小心翼翼,一个放诞无礼;一个快人快语,一个含而不露;一个是寄人篱下的弱女子,一个则是说一不二当家人;一个处处受到对方照顾,一个处处都要照顾对方。这样的组合当然是作者刻意为之的结果,它体现了“假”必须以“真”为中心,“真”又必须以“假”为依托,如此才能相安无事的思想。所以,阿凤不仅要照顾贾母的饮食起居,也要照顾黛玉的饮食起居;不仅要围着贾母转,也要围着黛玉转。这样的安排,谁是主谁是宾,谁更重要,明眼人一看便知。(未完、待续)
泰国最胸女主播全新激_情视频曝光 扑倒男主好饥_渴!!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在线看: meinvmei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