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汉家日月 > 第十四章 多事之秋

第十四章 多事之秋(2 / 2)

不论哪两灾,对于游牧民族都是致命的!为了好好过冬,他们怎么办?不用说,矛头对准了南方的汉民族,刚好秋天也是农耕民族收获的季节,那么就去抢罢!由此汉语体系里就多了个成语“多事之秋”。

在里长的担忧下,果不其然,聚集在蓟州边境的蒙古察哈尔朵颜哈刺慎部,一些小部落联合聚集了约四千人马,在界岭口毁边墙而入,沿着滦河流域,一路南下,到处劫掠。一时间永平府烽烟四起,风声鹤唳,各地堡庄战战兢兢地,求神拜佛,朝不保夕。

对于蒙古鞑子,是大明官军的老对手了,除了大明开国时武力鼎盛的时候追亡逐北,后期出了一两个昙花一现的著名将领,大明边军是屡战屡败。

比如在嘉靖中期,蒙古部酋俺答率骑兵兵犯古北口时,明朝京军久疏战阵,竟然一触即溃。俺答兵围北京时,周边有明军因畏惧出战,居然“嚎哭震天”。

危急之下,当时只有作为参将的马芳挺身而出,慨然出击,率麾下两千精骑在保安(河北逐鹿)与俺答军血战,而周边聚集有数万明军,手指都不敢一动,只是在旁边“看热闹”。

在这次事件里,还发生了“官跑的比兵快,兵跑的比老百姓快”的奇耻大辱。更不用说前面还发生了宣大草包总兵仇鸾,以邻为壑,贿赂俺答,求他勿攻大同,转攻他镇,而俺答居然也答应了。

此次俺答长驱直入至北京,在北京周边地区大肆烧杀抢掠三天,甚至一度劫掠明陵,掳掠大量人口,牲畜,财物满载而回。而北京周边十几万明军却畏敌不敢战,只是眼睁睁“礼送”蒙古大军离境,甚至为自己不敢出战找好了三大理由:

明军较之蒙古军,有三“不可比”,一为蒙古军“天生骑射,弓马娴熟”,二为“来去迅即,顾此失彼”。三为“居无定所,进退自由”。

归根到底,由于明朝边镇士兵因土地兼并等原因逃亡严重,许多军镇卫所缺编竟达一半多,更兼军内腐败等因素,作战士气也低落不堪。

所以多年以来,蒙古人来,明军跑,蒙古人杀,明军躲,蒙古军抢掠,明军瞧热闹。这是明朝边境每年都要上演的固定剧本,战败,已经是一种习惯。

明朝边军唯一能做的就是闭关求太平,只在敌人退走后才假摸三刀的出来追一气,更让人发指的是,大明官军时常屠戮逃难的汉族百姓,割头后剃发冒充蒙古兵以充边功。据说在大明边军里有一人,能够把女子尸体修饰成男子而不露破绽,由此得到了军中广泛的尊敬,真真是天下之奇闻!

此次,蒙古鞑子入侵,蓟州镇城、路城、戍堡,各卫所官军照例“不动如山”,紧闭城门,战战兢兢地守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对于外边哀鸿遍野“视若不见”,同时烧香拜佛,许下大愿,祈祷着“蒙古鞑子在外边这抢也抢够了罢?也该走了罢?”

同时,这些边军里还有外人所不知的隐秘心思,每当蒙古鞑子退出关外,他们追击的时候,也就是发财的时候。

已经惨遭蒙古鞑子蹂躏的幸存老百姓,还将要再次面对大明官军的劫掠,大明官军的杀良冒功。而这大明官军下手比蒙古鞑子反而更狠,更毒,为了丑事不败露,往往整村整村的屠杀灭口。

如此重重劫难之下,普通老百姓哪里还有活路!

;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gegegengxin下载免费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