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95(2 / 2)

马大师看完后,也赞同了这个鉴定成果,“确实是这样。”

这么说,竹简是真的了?

景诗下意识地看向贺越,她原先以为贺越是为了帮助松元真伪造的竹简,可经过这么多专家鉴定是真品后,这个推断就被推翻了。

“我有一个疑问,”马大师指着竹简道:“竹简上的内容确实提到了一个鼎,但是并没有直接描述是秦始皇命人打造的。”

“可若不是秦始皇打造的,巨鼎又是从哪儿来的呢?”贺越道。

“这……”马大师摇摇头,“不好说,要查查史料才行。”

在看过竹简后,众人又比对了松元真从菲林斯特博物馆拍回的照片,再次确认两者在许多细节上是一致的。只是照片上没有拍摄铭文,让众人有些疑虑。

最后张院长道:“咱们也甭纠结了。鼎到底是不是真的,等到它运回国内展览的时候就知道了!”

确实是这个道理,大家都点了点头。

证明竹简是真品后,景诗发现马大师脸上的表情现在和缓不少,不像昨天那样黑得跟锅底似的。

就在众人讨论时,其余的鉴定师也基本到齐。张院长把竹简交给贺越,让他放好,自己则是组织大家开始鉴定。

先鉴定的自然是各大博物馆推送来的藏品。他们要评估各个藏品的价值,剔除不适合展览的藏品,并且做出书面的鉴定报告。

能这么近距离地接触大量珍贵古玩,终于圆了景诗一个梦。

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鉴定师,必须要接触真品才行。如果什么是真的都不能确定,又如何判定赝品呢?

之所以收藏圈讲究出身和师承也是这个原因。古玩这东西不是谁都能轻易接触的,尤其是比较珍贵的文物,更是很少有上手的机会。这时背景对于鉴定师来说就很重要。

景诗若不是拜了马大师为师,她可能要多走很多弯路。

整个一天就在忙忙碌碌的鉴定后过去了。晚上吃完饭,她和马大师回了招待所。把自己扔到床上,景诗懒懒的不想动弹。

这时,她突然接到了薄志帆的电话。

“景诗啊,这回薄舅可要好好感谢你!”薄志帆带着笑意的声音从电话那边响起。

景诗脑袋有点迷糊,“谢我什么啊?”

“当然是谢你帮我选了个好石头!”只听薄志帆笑呵呵地道:“我把那块280多万的毛料解开了,你猜怎么样?”

“赌涨了?”景诗一听是那块编号为8964的冰种蓝水翡翠立刻就精神了。她记得自己曾经怀疑那块毛料的内部能达到玻璃种的品质。

“可不是嘛!我之前一直没解,今天你朱叔来看我,怂恿我把它解开。我想择日不如撞日,那就解吧!结果竟然解出了玻璃种!那块毛料中三分之二是冰种,而剩下的三分之一是玻璃种!别说200多万了,就是1000万也值啊!”

能把这块“超值”翡翠拍下来,薄志帆对景诗十分感激。要不是景诗看中了8964号翡翠并且说服了他,要不是景诗临时在暗标价格上加了8万,那么他们很可能就与它失之交臂了。

景诗闻言笑眯了眼睛,“这回薄舅不用在愁没有高档翡翠了吧?”

“是啊!”薄志帆苦苦维持工作室这么久,总算是可以放松一点了。

这一趟平洲之旅还真是不虚此行。景诗挂了电话,突然对赌石增加了信心和兴趣。她决定明年的缅甸公盘,她一定要去参加。